祭盘(jì pán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祭盘词语解释

祭盘(祭盘,祭盘)

古代举行路祭所设的祭臺。

▶唐·大历年间盛行一种路祭送葬仪式,送葬人在灵车行经的道旁搭建露天祭臺,内陈设祭品及诸种戏剧人物的塑像。

▶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记•道祭》:“大历中,太原节度辛云京葬日,诸道节度使使人脩祭,范阳祭盘最为高大。刻木为尉迟鄂公与突厥斗将之戏,机关动作,不异于生。”

▶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记•道祭》:“又停车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象,良久乃毕。缞绖者皆手擘布幕,收哭观戏。事毕,孝子陈语与使人:‘祭盘大好,赏马两匹。’”

祭盘造句

  • “盘子”是古代“祭盘”的俗称。
  • 此俗有祭盘瓠的文化现象。
  • 从此以后,瑶族便有了祭盘王的民俗。
  • 最早为祭盘王时所跳。
  • 出土的战国初期祭盘内就有板栗的残骸。
  • 山瑶不祭盘王,各自设神龙、香炉和牌位祭先祖。
  •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四月初八也有人去拜庙、祭盘古。
  • 祭龙包括求谷魂、祭谷娘、祭盘古、祭玉皇、祭神农等。
  • 启冰时取出的第一批冰,要托以祭盘,于太庙祭祀先祖。
  • 人们便挖空树心,剥下牛皮蒙成长鼓,日夜敲打以祭盘王。
  • 人们便挖空树心,剥下羊皮蒙成长鼓,日夜敲打以祭盘王。
  • 的老人,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、扫寨赶“鬼”的活动。
  • 《峒溪纤志》:“岁首祭盘瓠,揉鱼肉于木槽,扣槽群号以为礼。
  • 祭品有猪头、全鹅、鱼2条(鱼头须朝里)、蛋和蟹,均用红漆祭盘盛装。
  • 至今瑶族同胞还保留不食狗肉的习惯,而祭盘王也是盘王节的重要内容。
  • 中很多花纹为狗,而扣木槽则变为击长鼓舞蹈以祭盘王的习俗留传至今。
  • 陆次云《峒溪纤志》:“岁首祭盘瓠,揉鱼肉于木槽,扣槽群号以为礼。
  • 盘王节除祭盘王、唱盘王、跳盘王外,有的地方还跳花棍,放花炮,唱情歌。
  • 节日早晨,由本寨德高望重的老人,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、扫寨等活动。
  • 的历史最为悠久,据说信阳县长台关楚王城出土的战国初期祭盘内就有板栗的残骸。

祭开头的词语: 祭醊 祭侯 祭韭 祭亭 祭衣 祭养 祭腥 祭报 祭赙 祭号 祭孔 祭具 祭脂 祭餟 祭胙 祭月 祭门 祭豆 祭鱼 祭獭

盘结尾的词语: 踞盘 酒盘 九盘 鸠盘 樛盘 晶盘 金人捧露盘 金盘 绞盘 鲛盘 交盘 椒盘 键盘 践盘 涧盘 祭盘 髻盘 诘盘 极盘 稽盘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