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利思义(jiàn lì sī yì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见利思义词语解释

见利思义(见利思义,见利思义)

看到利益,想到道义。谓以道义为重。

▶《论语•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!”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将苑•谨候》:“四曰廉,见利思义也。”

▶清·唐甄《潜书•制禄》:“凡人之性,上者有义无利,其次见利思义,其下见利忘义。”

见利思义网络解释

看見錢財利益,要想到道義。論語.憲問:「今之成人者,何必然?見利思義,見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為成人矣。」群音類選.官腔類.卷八.還帶記.裴度還帶:「財利迷心,人情世態,見利思義,于君無愧。」利令智昏、見利忘義

见利思义成语解释

◎看到货财,要想到道义。

◎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

◎ 财利迷心,人情世态,~,于君无愧。 ◎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还带记》

◎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廉洁自守

见利思义反义词

轻财仗义
仗义疏财
见利忘义
利令智昏

见利思义造句

  • 古语说:“见利思义”。
  • 见利思义,宏图道远。
  • 仁为己任,见利思义
  • 见利思义,见危受命。
  • 见利思义,后凋寒松。
  • 见利思义,圣贤训诂。
  • 见利思义,躬行自省。
  • 营部负责人亲题“见利思义,临财不苟。
  • 提倡革命功利主义,先义后利,见利思义
  • 《论语?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
  • 见利思义,仁为己任,中和至德,自强不息。
  • 发表的评论,提出了“见利思义”的义利观等。
  • 所以命士应该“见利思义”、“临财毋苟得”。
  • ”“见利思义
  • 125.见利思义
  • 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
  • 晋商的商业伦理是义利相通,见利思义,先义后利,以义制利。
  • 但杨万里见利思义,断然拒绝:“官可弃,利不取,记不可作也。
  • 儒家义利观的价值在于要人见利思义,而反对见利忘义或唯利是图。
  • 见利思义【拼音】jiàn lìsīyì,成语,意思是看到货财,要想到道义。

见开头的词语: 见象 见临 见可而进 见节 见讥 见扼 见存 见货 见赆 见缗 见天见晚 见阵 见责 见世生苗 见世报 见神见鬼 见如今 见趣 见形 见罪

义结尾的词语: 捐身徇义 聚义 举义 居利思义 居仁由义 就义 经义 精义 金田起义 襟义 介义 解义 孑义 节义 结义 教条主义 教义 讲坛社会主义 讲义 见利思义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