骠国词语解释
骠国(骠国,骠国)
古国名。在今缅甸境内。
▶唐·元稹《骠国乐》:“骠之乐器头象驼,音声不合十二和。”
▶《旧唐书•南蛮西南蛮传•骠国》:“骠国,在永昌故郡南二千余里,去上都一万四千里。其国境,东西三千里,南北三千五百里。”
▶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﹝缅甸﹞于唐为骠国。”
骠国造句
- 德宗时,又有骠国遣使献乐。
- 613~718年毗讫罗摩王朝统治骠国。
- 东南亚的缅甸以雍羌为王建有骠国。
- (2).唐时骠国乐工编制,分为四部。
- 竹为簧,穿匏达本,……唯骠国得古制。
- 中国诗人白居易等为此作了《骠国乐》。
- ”自注:“贞元中,骠国进乐有玉螺铜鼓。
- 攻陷,骠国遂亡。
- 起源于骠国(今缅甸),流行于东南亚各国。
- 遂致书嵯巅:请于国门迎骠国王所献之金佛。
- 唐代称为骠国。
-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天竺乐、骠国乐和高丽乐中。
- 当时骠国十分强盛,有18个属国,298个部落和9个城镇。
- 连年用兵,曾西掠骠国,两陷安南、掠邕州、攻黔州。
- 《骠国乐》诗:“花?抖擞龙?动,曲终王子启圣人。
- 《骠国乐》诗:“教化从来有原委,必将泳海先泳河。
- 《骠国乐》诗:“从舞跳?筋节硬,繁辞变乱名字讹。
- 八三二年,南诏攻掠骠国,掳获三千余人,隶配拓东镇。
- 隋唐两代曾用于天竺乐和骠国乐中,民间较少流传使用。
- 。八三二年,南诏攻掠骠国,掳获三千余人,隶配拓东镇。
骠开头的词语: 骠卫 骠国 骠信 骠骏 骠袅 骠壮 骠姚 骠悍 骠骑
国结尾的词语: 捐躯报国 捐国 捐躯殉国 距国 窭国 举国 居国 旧国 救国 酒国 浄国 荆国 京国 经邦纬国 经国 精忠报国 尽国 尽忠报国 劫国 鲛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