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百五铢(zhí bǎi wǔ zhū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直百五铢词语解释

直百五铢(直百五铢,直百五铢)

三国时,蜀·刘备所铸货币的一种。与直百钱价值相等。

▶《隋书•食货志》:“百姓或私以古钱交易,有直百五铢,五铢。”

▶彭信威《中国货币史》第二章第一节:“刘蜀有两种直百钱;第一种是直百五铢,这大概就是建安十九年(公元二一四年)攻入成都时所铸的。初铸很厚重,每枚在八公分以上,后来渐薄。”参见“直百钱”。

直百五铢造句

  • 属币主要有:直百五铢、直百等。
  • 的办法,与刘禅铸“直百五铢”是同一手法。
  • 面文篆书“直百五铢”,即价值“一百枚五铢钱”。
  • 铸的直百五铢钱,一枚顶100枚小钱,则是明显的虚值。
  • 《阆中蜀汉直百五铢青铜币的发现意义》,历史研究论文。
  • (惠陵)、蜀汉“直百五铢钱”和47尊蜀汉人物塑像等珍贵文物。
  • 面文篆书“直百五铢”四字,寄廓直读,即价值“一百枚五铢钱”。
  • 汉中称帝时(221年)铸,意求“太平”而值当“百钱”,与直百五铢等并行。
  • 其时虽盛行董卓小钱及轻劣、剪边五铢等,然直百五铢仍属搜敛资财之虚值大钱。
  • 在小南街遗址探方一的地层第三层出土一些三国蜀汉钱币,有直百五铢1枚,直百钱3枚。
  • 此钱制作粗疏,大小不一;“太平百钱”四字寄廓直读亦如“直百五铢”,文为篆、隶二体。
  • 《三国志集解》云:当时刘备铸有“直百五铢”,又铸有“传形五铢”,称传形五铢为“蜀钱”。
  • 如新莽“小泉直(值)一”、“大布黄(当)千”,三国刘蜀的“直(值)百”、“直百五铢”等,均为记值钱。
  • 还有西汉半两、五铢、货泉、大泉五十,东汉晚期及三国的“平”五铢、直百五铢、太平百钱、定平一百、大泉当千、大泉五百等。
  • 但是,“直百五铢”虽然留传后世数量不多,因为有“直百”二字易于识别,故而皆知道是蜀币,独有“传形五铢”实属少见,难以识别。
  • 三国末年蜀国,约在建兴十三年(235),因诸葛亮对外战争不断,经济衰退,直百五铢减至3克以下,因此进行了一次币制改革,铸行2克重的直百钱。
  • 遗址地层及钱币分布情况如下,第一层为现代扰土层,厚约1-2米;第二层为唐宋至明清层,为黄褐色土层,厚约1.5米,内出开元通宝、乾元重宝当十钱等;第三层为秦、汉、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和隋层,为灰褐色沙层,厚约1.5米,内出半两、五铢、大泉五十、货泉、直百、直百五铢、汉兴、萧梁公式女钱和陈五铢等;第四层为黄沙砾石层,厚约1.5米;第五层为洪水冲击的再生堆积的灰沙及砾石层,厚约1米。

直开头的词语: 直百五铢 直言贾祸 直掇 直符 直到 直笔 直省 直译 直系血亲 直系 直捣黄龙 直径 直方大 直道 直不笼统 直音 直怔怔 直指 直捉捉 直播

铢结尾的词语: 直百五铢 九铢 计较锱铢 分铢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