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甲(zhǐ jiǎ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纸甲词语解释

纸甲(纸甲,纸甲)

古代的一种简易的护身甲,以硬布裱骨,再用纸筋搪塞而成。

▶宋代的士卒、民间武装曾用之。

▶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。

▶《宋史•兵志十一》:“康定元年四月,诏江南、淮州军造纸甲三万,给陕西防城攻手。”

▶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•演习•脱套》:“其下体前后二幅,名曰‘遮羞’者,必以硬布裱骨而为之,此战场所用之物,名为‘纸甲’者是也。”参阅《清文献通考•兵十六》。

纸甲造句

  • 甚至还有纸被、纸衣、纸甲等。
  • “纸铠”,即用以护身的纸甲
  • 纸甲乃唐朝所发明的。
  • ”参见“纸甲”。
  • 徐商发明纸甲,据说坚固异常,猛箭不能射穿。
  • 可见,宋代的纸甲是用陈年账簿即废纸制造的。
  • 就记载了在唐宣宗时,河中节度使徐商发明纸甲
  • 纸甲是以纸和布(绢、木棉)为材料制作而成的铠甲。
  • 领兵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时,令士兵穿着绵纸甲
  • 身穿纸甲使人有一种安全感,甚至可产生一种奇特的精神作用。
  • 他每都披着纸甲,挂着战袍,番来覆去由闹,早难道杀气阵云高。
  • 纸甲多用在南方的士兵,特别是因为轻便,所以多由战船水兵使用。
  • 今本寨乃有铁甲百副,今当存留其半,而以五十副就本军换易纸甲
  • 相传在唐朝懿宗(859-873)前后,徐商制作的纸甲,有箭矢不透之功效。
  • 直到后来的明朝末年(17世纪),这种纸甲仍然活跃在战场上,从未灭绝。
  • 城中人悉被黄纸甲,为火光所照,色俱白,此殊易辨,奈军士无斗志何!
  • 康定元年(1040年)四月,“诏江南、淮南州军造纸甲三万,给陕西防城弓手。
  • ”一次性制造和分发三万件纸甲,可见这种装备已经是当时的正式装备了。
  • 时任陕西经略安抚使的田况也说:“臣前通判江宁府,因造纸甲得远年账籍。
  • 用来装备部队的轻型甲主要有毡甲、绢甲、绵纸甲,其中又以纸甲使用较多。

纸开头的词语: 纸甲 纸衣 纸鱼 纸劄 纸帐梅花 纸幡 纸上谭兵 纸马 纸浆 纸贵 纸背 纸板 纸牌 纸烛 纸铤 纸札 纸招儿 纸镇 纸撚 纸贵洛城

甲结尾的词语: 纸甲 趾甲 卷甲 捐甲 鲸甲 京报连登黄甲 旌甲 晋阳之甲 金指甲 金戈铁甲 金锁甲 金甲 衿甲 禁甲 介甲 解兵释甲 解衣卸甲 解甲 肩甲 家甲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