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马(zhǐ mǎ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纸马词语解释

纸马(纸马,纸马)

旧俗祭祀时所用的神像纸,祭毕随即焚化。古代祭祀用牲币,秦俗用马,后演变为用木马。

▶唐·王玙以纸为币,用纸马以祀鬼神。后世刻板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,名曰纸马。或谓旧时所绘神像,皆画马其上,以为神佛乘骑之用,故称纸马。又称甲马。

▶唐·谷神子《博异志•王昌龄》:“见舟人言,乃命使赍酒脯、纸马献于大王。”

▶《西游记》第四八回:“﹝陈澄等﹞祝罢,烧了纸马,各回本宅不题。”

▶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八回:“小的送这三牲纸马,到坟上烧纸去。”

▶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三回:“一进二门,当院里早预备下香烛,吉祥纸马。”参阅《旧唐书•王玙传》、清·王棠《知新录》卷八、清·赵翼《陔余丛考•纸马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纸马

 补证条目

旧俗祭祀时所用的神像纸,祭毕随即焚化。古代祭祀用牲币,秦俗用马,后演变为用木马。唐王玙以纸为币,用纸马以祀鬼神。后世刻板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,名曰纸马。或谓旧时所绘神像,皆画马其上,以为神佛乘骑之用,故称纸马。又称甲马。

▶朱秀海《乔家大院》第八章:“茂才一激灵,瞌睡跑了不少,立马激动道:‘东家是要回去准备香烛纸马,还要穿上孝服,去戴老先生母亲坟前守墓?’”

纸马网络解释

纸马,纸马儿zhǐmǎ,zhǐmǎr

(1)[paper horse burned at funeral for use in the nether world]∶印有神像供祭祀时焚化用的纸片

(2)[paper men, carriage and horse for superstitution]〈方〉∶用纸糊成的人、车、马等,迷信的人祭祀时用来焚化

印繪馬匹、神祇、佛像等供祭祀焚化的冥紙。元.無名氏.馮玉蘭.第二折:「只等那船頭上燒了利市紙馬,分些神福,吃得醉飽了,便撐動篙來,開起船來。」儒林外史.第四回:「就在胡老爹面前轉託僧官去約僧眾,並備香、燭、紙馬、寫法等事。」

纸马造句

  • 可见,纸马应与甲马有所区别。
  • 逐步形成有其民族特色的纸马
  • 板印出售谓之神马,或曰纸马
  • 横店大纸马篾扎,纸糊,彩饰。
  • 旧时送灶,家家备香烛纸马
  • 火烧纸马店--迟早要归天。
  • 一匹纸马需毛竹100多斤,棉纸一令。
  • 10.订扎彩即扎制纸人纸马等。
  • 之外,都不用纸马作信仰的媒介。
  • 纸马的人必认为你是外行。
  • 男神需有“纸马”插于额前。
  • 、迎台阁、大纸马颇具特色。
  • ,谓之纸马,即刍狗之变。
  • 一家是开纸马桶铺的赵四郎赵仲铭。
  • 甲接着就是纸人纸马,都是纸糊的。
  • 主持人接过供盘把银钱、纸马点着。
  • 村里规定,纸马要在三点钟以后烧。
  • 纸马非马,知刍狗非狗矣。
  • 唐王?以纸为币,用纸马以祀鬼神。
  • 纸马是完全被省略掉了。

纸开头的词语: 纸马 纸浆 纸贵 纸背 纸板 纸牌 纸烛 纸铤 纸札 纸招儿 纸镇 纸撚 纸贵洛城 纸锞 纸上空谈 纸条 纸引 纸鹞 纸火 纸煤

马结尾的词语: 纸马 秩马 爵马 駃马 拒马 驹马 九马 鸠车竹马 惊马 进马 仅容旋马 金灵马 金马 金戈铁马 筋马 介马 解马 节马 轿马 交马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