蒟蒻(jǔ ruò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蒟蒻词语解释

蒟蒻

 1.    即魔芋。

▶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•草篇》:“蒟蒻,根大如碗,至秋叶滴露,随滴生苗。”

▶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•草六•蒟蒻》:“蒟蒻出蜀中,施州亦有之,唿为鬼头,闽中人亦种之。宜树阴下掘坑积粪。春时生苗,至五月移之。长一、二尺,与南星苗相似,但多斑点,宿根亦自生苗。”

 2.    蒟酱与蒻草的合称。

▶《文选•左思<蜀都赋>》:“其圃则有蒟蒻、茱萸。”

▶刘良注:“蒟,蒟酱也。缘树而生,其子如桑椹,熟时正青,长二、三寸,以蜜藏而食之,辛香,温调五藏。蒻,草也,其根名蒻,头大者如斗,其肌正白,可以灰汁煮,则凝成,可以苦酒淹食之,蜀人珍焉。”

蒟蒻网络解释

植物名。天南星科蒟蒻屬,多年生草本。原產於我國。地下有球莖,地上莖長六十至七十公分。葉為掌狀複葉,小葉更羽狀分裂。夏日,從老莖上生花,呈紫褐色;肉穗花序,有大佛焰苞,形似虎掌及半夏,花軸上部巨大如棒狀。球莖可供食用、製澱粉及糊料,亦可製成利尿劑及緩和藥。或稱為「蒻頭」。

蒟蒻造句

    暂无

蒟开头的词语: 蒟酱 蒟蒻

蒻结尾的词语: 蒟蒻 鬼蒟蒻 雚蒻 莞蒻 白蒻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