蒟酱(jǔ jiàng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蒟酱词语解释

蒟酱(蒟酱,蒟酱)

植物名。

▶晋·嵇含《南方草木状•蒟酱》:“蒟酱,荜茇也。生于蕃国者,大而紫,谓之荜茇;生于番禺者,小而青,谓之蒟焉。可以调食,故谓之酱焉。”

▶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•草三•蒟酱》﹝集解﹞引苏恭曰:“蒟酱生巴·蜀中,《蜀都赋》所谓流味于番禺者。蔓生,叶似王瓜而厚大光泽,味辛香,实似桑椹,而皮黑肉白。”

蒟酱网络解释

蒟酱jǔjiàng

(1)[betel,betel pepper]∶蒌叶,也指用蒌叶的果实做的酱。亦称“枸酱”

(2)[pan]∶即槟榔子的加工品,将槟榔子和一小片莱姆酸橙共同卷包在槟榔叶内,尤在印度及东印度供咀嚼用

植物名。胡椒科,常綠藤本。莖蔓生,全株無毛,葉子呈橢圓形,花綠色,有芳香。秋季結實,果實有辣味,可以製醬。亦稱為「蔞葉」、「枸醬」。

以蒟子製成的醬,可用來調食,有辣味。

蒟酱造句

    暂无

蒟开头的词语: 蒟酱 蒟蒻

酱结尾的词语: 蒟酱 鲒酱 加油添酱 黄酱 鲎酱 鲎子酱 蚶酱 醢酱 虾酱 果子酱 果酱 枸酱 蛤黎酱 盖酱 覆酱 脯酱 豆瓣儿酱 豆酱 豆瓣酱 鮆酱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