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子军(zhì zǐ jūn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质子军词语解释

质子军(质子军,质子军)

元代军队名。为了防止藩属及将领的叛变,而召其子弟组编成军,以便挟制。

▶《元史•兵志一》:“或取诸侯将校之子弟充军,曰质子军,又曰秃鲁华军。”

质子军造句

  • (4)《元代质子军刍议》,《历史教学》1988年5期。
  • 中央侍卫军包括“质子军”、皇帝卫队和京师卫戍部队。
  • 后来,质子军屡立战功,深得元昊信赖,成为一只重要力量。
  • 《元史?兵志一》:“或取诸侯将校之子弟充军,曰质子军,又曰秃鲁华军。
  • 祖逖勤,以质子军从太祖西征,娶阿鲁浑氏,自西域徙戍秦陇,又徙中山,家焉。
  • 国家安定之后,没有质子这回事了,质子军还是保留了下来,人员还是贵族子弟,名字换成了更好听的“御围内六班直”。
  • 质子军”人数约5000人,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组成的一支卫戍部队,负责保卫皇帝安全,号称“御围内六班直”,分三番宿卫。
  • “亲卫军”主要由蒙古统治下各领主、千户、百户们的“子弟”构成,因而又称“质子军”,其余部分是各部落比武后选送的“蒙古勇士”。
  • 夏国皇帝身边有一只军队,完全由贵族子弟组成,当年元昊令各族送亲贵子弟入京,以示效忠,其实就是送人来当人质,所以,这只军队最先被称为“质子军”。
  • 即蒙古大汗位后?建立了一万人的怯薛?其中火儿赤(箭筒士)一千人?客卜帖兀勒(宿卫)一千人?秃鲁花(散班?质子军)八千人?大多数是万户?千户?百户、十户的子弟及其随从。

质开头的词语: 质子军 质作 质桷 质劫 质谨 质辞 质票 质肆 质学 质让 质究

军结尾的词语: 质子军 掘子军 救世军 酒军 乣军 九军 糺军 浄军 进军 近卫军 尽盘将军 金华将军 金吾将军 禁卫军 禁军 解放军 解军 校军 交军 教军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