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慝(guò tè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过慝词语解释

过慝(过慝,过慝)

邪恶不正。

▶《国语•周语下》:“若视听不和,而有震眩,则味入不精,不精则气佚,气佚则不和,于是乎有狂悖之言,有眩惑之明,有转易之名,有过慝之度。”

▶韦昭注:“慝,恶也。”

过慝造句

  • 于是乎有狂悖之言,有眩惑之明,有转易之名,有过慝之度。
  • 於是乎有狂悖之言,有眩惑之明,有转易之名,有过慝之度。
  • 《国语?周语下》:“若视听不和,而有震眩,则味入不精,不精则气佚,气佚则不和,於是乎有狂悖之言,有眩惑之明,有转易之名,有过慝之度。
  • 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,因为这一年《国语》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(“宣市哲人之令德”的钟),他攻击老子文“有狂悖之言,有眩惑之明,有过慝之度…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,国其危哉”!

过开头的词语: 过激 过得硬 过悔 过套 过却 过句 过声 过信 过龙 过任 过送 过端 过杀 过斛 过采 过行 过拜 过给 过不的 过考

慝结尾的词语: 巨慝 狙慝 咎慝 九慝 纠慝 狡慝 浇慝 强慝 僭慝 奸慝 秽慝 回慝 怀慝 苛慝 过慝 蛊慝 遘慝 构慝 负慝 负罪引慝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