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抒胸臆(zhí shū xiōng yì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直抒胸臆词语解释

直抒胸臆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。

▶鲁迅《坟•写在<坟>后面》:“有人以为我信笔写来,直抒胸臆,其实是不尽然的,我的顾忌并不少。”

▶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二篇:“《诗》三百篇,皆出北方,而以黄河为中心……其民厚重,故虽直抒胸臆,犹能止乎礼义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直抒胸臆

 补证条目

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。

▶明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卷十:“杜公七律,正以其负力之大,寄悰之深,能直抒胸臆,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。”

▶清归庄《张公路先生诗集序》:“诗诸体皆备,合计千余首,大抵豪迈放逸,一往奔注,直抒胸臆,不屑屑于字句求工。”

直抒胸臆成语解释

◎胸臆:胸腔,内心,引申为心意。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。

◎明·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第十回:“杜公七律,正以其负力之大,寄悰之深,能直抒胸臆,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。”

◎ 古诗章节未谐,尤多趁韵;然~,语皆有物。 ◎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诗话》卷中

直抒胸臆造句

  • *我常发现与其直抒胸臆*
  • 代表言辞,言辞是直抒胸臆
  • 这些十四行诗都是莎翁直抒胸臆的成果。
  • 要我直抒胸臆很难,尤其遇到那些有争议的事。
  • 前者侧重清新雅致,以素淡的色彩工笔细描,构制优美的意境,耐人回味;后者追求浓墨重彩,七色俱全,虽重象征笔法,但更突出的特点却是直抒胸臆
  • 同时概述了我国原始诗歌的基本特徵:多属于抒情,或直言其情,或直抒胸臆,篇幅短小,语言短促,呈现集体性、口头性、综合性特徵。
  • 蒋诗学于韩愈、杜甫、白居易、苏轼等人,多为爱国忧民和山川风物之作,自然和直抒胸臆是其艺术追求,在晚清诗坛独树一帜。
  • 作为三袁之长,袁宗道精通佛教,运用禅宗的心性论,在思想上打破程朱理学的僵化教条限制,文学上追求革新,要求摆脱束缚,反对雷同,反对摹拟,恢复个性,写出各具特色的直抒胸臆的作品。

直开头的词语: 直抒胸臆 直观 直白 直得 直勾勾 直捷 直截 直爽 直立 直谅多闻 直辖市 直隶 直躬 直至 直裰 直百五铢 直言贾祸 直掇 直符 直到

臆结尾的词语: 直抒胸臆 锦臆 记臆 吭臆 膈臆 腹臆 拊臆 抚臆 服臆 凤臆 凡臆 出臆 逞臆 呈臆 腷臆 愊臆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