滞积(zhì jī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滞积词语解释

滞积(滞积,滞积)

 1.    积压。亦指积压的财物。

▶《左传•襄公九年》:“国无滞积,亦无困人。”

▶《国语•鲁语上》:“不腆先君之币器,敢告滞积,以纾执事。”

▶韦昭注:“滞,久也……谷久积则将朽败,执事所忧也。”

▶汉·潘勗《册魏公九锡文》:“粟帛滞积,大业惟兴。”

▶宋·司马光《知人论》:“丰衣食,衍货财,通有无,纾滞积,此司会之职也。”

 2.    指郁积的思想感情。

▶汉·蔡邕《瞽师赋》:“咏新诗之悲歌,舒滞积而宣郁。”

滞积网络解释

因滯銷而積存的貨物。左傳.襄公九年:「國無滯積,亦無困人。」漢.潘勖.冊魏公九錫文:「粟帛滯積,大業惟興。」

鬱積困頓的感覺。漢.蔡邕.瞽師賦:「舒滯積而宣鬱,何此聲之悲痛兮。」

滞积造句

    暂无

滞开头的词语: 滞积 滞阂 滞愤 滞伏 滞固 滞瑕 滞务 滞屈 滞热 滞澁 滞涸 滞泥 滞才 滞案 滞暗 滞赏 滞囚 滞器 滞说 滞抑

积结尾的词语: 滞积 聚积 巨积 居积 交积 建筑面积 瀸积 渐积 积积 货积 祸稔恶积 火积 谷积 槁积 疳积 阜积 富积 辅助面积 浮积 俸积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